firewalld中转(转发)流量

今天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儿,在腾讯云(香港)轻量云服务器(简称中转服务器A)上做了一个中转服务,把监听的某个端口(比如8080)的流量转发到国外某个VPS(此例为俄罗斯Gcorelabs家叶卡捷琳堡的VPS B)。

原因很简单,腾讯云这款服务器在香港,到大陆和境外的速度都很不错,ping到黑龙江才70ms,到叶卡捷琳堡的VPS B 120ms左右,加起来200ms左右,比直连叶卡捷琳堡的VPS B(300ms左右而且容易丢包)要快,也更加稳定。

中转之前,要先配置好境外服务器(比如这里的VPS B)的爱国上网服务,记住该服务的端口和该VPS的IP。

参考:

https://www.tkmiss.com/archives/vps_port_forward.html

首先检查防火墙伪装功能(SNAT)(这一步很重要)
# 检查是否允许伪装IP
firewall-cmd --query-masquerade
# 允许防火墙伪装IP
firewall-cmd --add-masquerade --permanent
# 禁止防火墙伪装IP
firewall-cmd --remove-masquerade --permanent
如果查询出来为no,则需要通过add添加。

设置端口转发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8080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port=8080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192.168.0.1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addr=192.168.1.0.1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192.168.0.1的8080端口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addr=192.168.0.1:toport=8080
#查询所有配置
firewall-cmd --list-all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echo 'net.ipv4.ip_forward = 1' >> /etc/sysctl.conf
sysctl -p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masquerade 

# 8080可以改成其他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8080/tcp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8080/udp 

# 8080和上面保持一致,国外ip改成你国外vps的ip,443改成国外VPS上的爱国上网等软件的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forward-port=port=8080:proto=tcp:toaddr=国外ip:toport=443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forward-port=port=8080:proto=udp:toaddr=国外ip:toport=443 
firewall-cmd --reload

运行上述命令后,打开爱国上网等客户端软件,把ip和端口 改成国内vps的ip和端口号,其他配置不变,应该就能上网了。

流量转发的方式有很多种,这里用了最简单也是效率最高的firewalld。流量转发对于访问外网非常有意义,因为这里可以借助国内的NAT VPS(共享IP VPS,价格低,带宽足,到国内和国外的线路好)作为中转服务器来加速访问外网。对于我这种常年国内外跑的人来说,爱国上网是必备技能,商用的一些软件会经常down掉,尤其是六一,国庆等特殊时期。

在这里赞一下腾讯云轻量云(香港),30M uploads, 1Gbps downloads,最低配24/月,1T流量,我入手的34的那款,2T流量,内存也大些,性价比无敌。要知道,它用了非常昂贵的CN2 GIA线路,用我家的百兆带宽(下行100-150Mbps,上行30Mbps)可以跑满它的带宽,即使在晚高峰时间段。

阿里云晚高峰照样跑满30M带宽,看4K视频没有丝毫压力
Gcorelabs的VPS晚高峰直连速度很慢,但是通过腾讯轻量云中转下也能跑到10-20M带宽

物探人,且行且珍惜

今天是2020年4月30日,距离我离开家门已经三个多月。临走时还朝媳妇儿发了脾气,事后肯定是后悔。留下一家老小,尤其是老二才几个月,我出门的时候这小家伙儿还不会坐,而今天,小家伙都会爬了,还开始了蒙话,妈么妈么的喊。而对于老大,我更是愧疚不已,没能解决儿子的择校问题始终让我内疚万分。而今年又赶上COVID-19大爆发,也失去了置换房子换学区的可能性。

昨天,经过我的积极沟通,5.10号的倒班我可以不休假,继续工作,对于contractor的我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这也归功于我一直擅长积极主动沟通。今年的物探市场哭声一片,自14年油价崩盘以来,好不容易在19年稍微复苏了点儿,20年初的这场疫情直接让全世界停摆。说实话,我也怨恨武汉政府的领导无方,不然高层怎么会直接罢免湖北省政府最重要的四个高层。但是,在船上我还在拼命维护我们的政府,因为后期的表现着实惊艳,不管西方社会怎么评论。长期行走于中美之间,我更了解中国和西方甚至所有国家的隔阂,中国以外的人很少有真正了解中国的,而中国人也多数受蒙蔽,不管是哪个政府,都是拼命抹黑别人,过度粉饰自己的政绩或者文化。老百姓天天看新闻,怎么可能不受影响,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我这种在跨国团队长期工作的经历,很少中国人像我这样在16个国家工作,生活在中国的。

去年年底定的深圳的新房,疫情大爆发后我一度有过退房的想法,后来还是坚持留了下来。不管怎么说,只要能撑过去这一轮危机,将来这就是留给两个孩子最大的财富。青岛的房子目前在850万左右,深圳这套450多万,两个孩子有了这两套房子,最起码以后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了,不用苟且地活着。作为父亲,我自然希望他们能从事医生,金融,或者互联网之类的行业,甚至是体制内。至于现在火爆的教师职业,我并不看好,没有哪个发达国家的教师职业是高薪的,现在的火爆多半是因为新生儿太多,看看美国,大学里甚至招生都开始下降,教师甚至有被裁员的了。绝大多数的教师是毕业就开始教书,并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一旦出生人口下降,这个职业可能就没有那么光鲜了。

在石油行业水深火热的今天,我还能有一份工作,实属不易。经过这两轮洗礼,我开始调整自己,虽然因为家庭和经济原因,我没能去中欧读MBA,但是我的学习不能落下。如果今年下半年我的工作能够继续,我还会继续学习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当然会结合自己的行业背景,十年的积累不能说丢就丢了。如果我一毕业我就去了BAT这种,现在肯定也会是阿里p7-8了,收入也不会比现在少。

如果有幸能度过这次行业危机,我决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转行互联网,或者石油国企内做个技术专家。作为中国人,我在国际物探市场找个一席之地实在是太难了,目前做这一行的中国人应该只有我一个了,原来斯伦贝谢的几个同事继续留在wg船上的也因为疫情在家远程工作了,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就没有中国人了。

想要获得成功,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多很多。这一段时间我的学习进步挺大,虽然没有人指导也没有商业环境,但是我自己应该也能摸索出一些门道。一切顺利的话,年底时我应该熟悉一般数据分析的流程了,然后可以接着做数据挖掘和大数据。事实上,很多去了大厂的人技术面非常窄,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很多方面的技术。熟练阅读英文源码,也是我的优势。

目前还不知道下次倒班时间,反正是六月中下旬,这一次出工,可以到手30万左右,还是很值得。这样上半年我的收入就超过40万了,即使下半年没有项目也无妨了。想在国内收入这么多,想必更难,工作强度更大。

真的希望行业能尽快回暖,最起码工作稳定性会好很多。听说能多工作一个多月后,心理压力马上小了很多,睡觉也更踏实了。这几个月睡眠不好和压力大肯定有关系,买房子还赶上了百年不遇的疫情+行业危机,压力比17年要大很多。如果明年还有项目,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偶尔可以兼职做些爬虫的工作,也可以做些数据分析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