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缺席了光华的政治复试,最终选择了中欧。退群时不少同学加了我的微信,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相互学习交流。
不吹不黑,两个都挺好的。
刚收到中欧企业奖学金申请链接,有的需要写essay,花了两三天做了一个报告,为此还买了数据库Statista,做了很多表格。用数据说话,比文字堆叠更直观。当然,也花了很多时间调研两个行业的背景,新能源汽车和润滑油,很费时间,通宵了两个晚上。今天又花了些时间把格式调整了下,保证颜色字体等统一风格,尤其是不同图表风格要一致。
初图一张:

非常感谢 @Essie 同学的指正^_^,估计她现在才知道我在知乎划水。
退出光华预录取群还挺不舍得,毕竟能和这么多优秀的职场精英交流能学习很多东西。不过,依然在非官方群里和大家保持联系。退群时很多朋友加了我的微信,现在微信好友已经超过500了吧,越来越感觉微信功能不够用了,信息太多,聊天记录特别多,很容易漏掉朋友发的信息,不可能总是把所有记录看一遍。
通过这两天做这个分析,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感谢我的同事和同学,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1.数据说话,文字分析要一针见血,点到为止
2.要有好的结构,思路要清晰。
3.专业性也体现在风格统一,尊重数据来源和他人成果。
其实在家待业一年多,特别累,唯一的好处是吃饭方便,不用吃很多肉了。这一年做了什么呢?
1.申请了清北复交MBA,临近春季才提交了中欧,开始没想过去中欧。
2.考了gmat,tofel,还有没用上的联考(210分很知足了)
3.2018年中和年底投资了A股,期间没有亏损,2019遇上大牛盈利40-50%,当然就投了十几万,现在已经清仓了。
4.遭遇2018美股大回撤,损失惨重,2019近三个月了才几乎挽回损失(2019翻了2.5倍)。
5.重新找到了工作,薪酬竟然比原来还好,行业转暖迹象明显。这一度让我迟疑,是不是应该取消读书计划,毕竟这个年龄再去折腾可能和老行业继续耕耘收益差不多。不管怎么样,先把定金交了。
6.申请了insead,和招生老师聊了很久,自己确实没有太大优势,国外名校也是很看重本科学历,Jennifer非常坦白。可能招生老师有业绩动力,我第一次打的电话给新加坡那边,问了不少问题,后来这个美眉把给我发了邮件还cc了亚太区招生负责人Jennifer,很快又给我打了电话,还帮我梳理了自己的背景,指导文书。Insead比中欧好点儿(尤其是),还有个优势是可以落户,走留学生通道。
今天在领英偶然看到一句话,train your employees well, so they can leave; treat them well, so they don't want to. 这个基本上就是我在前东家的体会,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工作经验,还结识了非常优秀的同事。最近找的工作也是完全得益于09年一起入职一起培训了几个月的巴西好友,这个行业很多机会都是要靠推荐。没有想到我的工作经验已经可以让我做freelance contractor了,整个面试过程只有一个多小时,全程电话☎,然后就是发offer准备入职事宜。2011年认识了个contractor不过他在客户那边,印尼人,我的记性不太好但是还能记得他的名字。他是个典型的财迷,当时他的日费1000刀以上,所以我一直特别向往类似的职位,不过现在行情不好都打了五折了。
如果有机会做做产业投资,应该还是比较刺激的。常在一个行业里,会被同化,容易坐井观天。但是,专业能力还是很有用的,这些往往就是行业的门槛。
原文始发于:祝光华MBA同学政治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