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完成了大佬刘同学托付的任务,分析下东城区学区房和90后次新房。废话少说,上图!
再看看90年之后的几个小区:



对数据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图太多了不方便上传。
A fun place for a data geek
今天完成了大佬刘同学托付的任务,分析下东城区学区房和90后次新房。废话少说,上图!
再看看90年之后的几个小区:
对数据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图太多了不方便上传。
初步分析链家120个城市340万个成交记录
链家成交记录刚采集了10万,但是我先做了个链家总房源的统计,这里贴出来成交记录最多的前十和前二十个城市。北京遥遥领先,占据了链家总成交340万套的1/4,可见北京绝对是链家的大本营。这个数字统计和我预想的出入很大,主要是北京这个数字有点让人感慨。其次是成都,上海,天津,深圳,重庆,大连。
作为房产中介的老大,链家的布局对于各位小伙伴的买房策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别小看了我这两张很简单的柱状图,成交量的大小直接指示当地房地产的成交活跃程度。80以后的年轻人生育意愿有很大程度的降低,这个和社会的进步、生活成本的急剧攀升有很大的关系,房地产不太可能重现前十年的辉煌,参照这个排名去买房大概率不会错,不然你买到的真有可能成了不动产。
我开下脑洞做个假设,链家平均每套房源收取2万元,那么链家从这340万套房源中大概抽成了680亿元。这个只是保守估计,实际上我感觉比这高很多,考虑到北京的成交量很大。
买过房的同学都知道,链家app是为数不多的房源比较真的平台,但是实际上跑盘过程中你会发现还是有比较大的出入,app里信息量还是比较小的。即便如此,链家仍然是个靠谱的平台,所以我没有选择其他中介平台采集数据,都是假数据采集了有什么意义?
成交记录是比较真实的,当然这个和成交时的政策有很大关系,”阴阳合同”很多人都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