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MBA facts

偶然看到方楠对中欧的贬低,索性把回答编辑下写在这里。中欧和体系内的MBA还是有区别的,但是肯定不是方楠说的比清北差很多。

1. gmat和联考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考试,gmat700要比联考过线难太多,正常人都能过国家线。gmat是全球商学院录取最重视的条件之一,没有申请过的没有发言权。gmat分数高低不仅影响录取,还影响奖学金。

2. 即使考虑年龄和入学前工作年限,中欧的毕业生薪酬也是最高的(只比较全日制,非全不应该是商学院的重点)。

3. 参考外资咨询公司更青睐中欧而不是北青,MBB唯一国内MBA target school是中欧。科尔尼等也只是针对中欧有MBA招聘渠道,体系内的即使以MBA进去也是普通研究生待看待,不是MBA待遇。

4. 很多外企的LDP项目都是针对中欧,清北的确实待遇差不少。比如知乎里有人提到的礼来LDP只是针对中欧,60万的package堪比国外名校MBA了。

我自己申请过清北复交,收到了后三个的offer,选择了光华的。最近刚面试完中欧的,基本没有偏见。

其实工作不差的话最好还是在职读,即使清北的全日制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好,很可能让你失望。我是没有办法需要转型才打算读全日制的,否则30多读这个真的不值得。

国内商学院MBA还不成熟,和美国没法比,国内认可度也较低:

1. 全日制招生规模极小和市场认可度低恶性循环。学校都去专注非全这种收益率高的项目去了,违背了MBA的初衷。

2. 长期以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混淆,造成市场认可度低,很多都是在职读了全日制,最近几年才开始区分。要知道全日制和在职是完全不同的项目,它的目的也不同。可惜很多都为了赚钱允许在职读全日制,这些人中很多都想借此转型转行,效果可想而知,慢慢地大家也形成了共识:MBA就是水,镀金,花钱买学位,混圈子。这个和国外完全不同。

3. 因为MBA质量堪忧,MBA两大出路(咨询和金融)的企业往往没有针对MBA的招聘渠道,都是当做普研招聘的,尤其是金融行业。要知道国外MBA的薪酬是远高于普研的!MBA热衷的金融业尤其是券商投行根本没有针对国内MBA的口子。

4. 因为质量原因,生源也不是很好,当然二者相互影响。很多全日制的都很年轻,小朋友们都没有多少工作经验或者管理经验,你会看到你的同学(全日制)都是客户经理大堂经理项目经理等,工作背景并不是很强,不少高薪的也是占了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光,风口行业薪酬必然高出其他行业很多,这是行业的原因,不是他们的能力有多强。

5. 很多申请人并不理解MBA,MBA的定位是职业提升而不是学术教育,清北MBA真的和清北本科学历教育甚至普研是两码事儿。不少人是被光环吸引住了,而不是MBA本身。从预录取群里大家的讨论可以看出来,大家是被北大清华的光环闪晕了。

6. 国内商学院的不专业性在就业报告上也能看出来,国外商学院MBA是重点,而且有单独的MBA就业报告。国内比如光华的就是整个光华的就业数据,根本看不出来MBA就业情况,MBA一栏并没有细分,我甚至看不到MBA的就业企业有哪些,因为光华本科的就业很强势,都混在一起根本就看不到MBA的情况。所以有人知乎里或者chasedream里问为什么清北的商学院企业都很牛但是薪酬并不高,我想一是MBA没有被当成MBA招聘而是普研,二是都没有细分。

我在申请过程中做了大量调研,chasedream,知乎,同事,MBA校友,搜索引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如果立志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创业,清北MBA可能更好些,因为它的校友网络更大。但是,如果想找份儿高薪工作,还是选择中欧吧,虽然中欧的校友网络也很强,但是长期看来创业的话还是体系内校友网络更强些(毕竟人数优势很大)。中欧更像是经理人的温床,而清北更像是创业新贵的热土。

原文始发于:国内MBA fac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