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申请准备

我不是中介,目前也没有打算做相关业务,纯粹是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觉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吧!知乎里编辑不方便,凑合看吧。

昨天有个小伙伴求职受挫,和我聊了会儿,我也力所能及地分享了下我的一些看法。

一。为何而来

1.读MBA和做一个投资项目没有区别,一定要动用能用的资源把尽职调查做好。一个不会市调不会分析问题的人不适合读MBA。

首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读MBA。有的人是为了转行转型,各种需求都有(这里先说全日制):

1.职业发展遇到瓶颈,读书调整下pause for excellence

2.户口(别笑,很多都是为了应届生来的,这也是拉低MBA水准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3.名校情节。你会发现这种小白数不胜数,快毕业了才发现和人家的本硕不在一个pool里。MBA是工作了几年重新择业,最佳选择当然是有MBA需求的机构或者单位。最明显的就是咨询或者外企ldp,牛逼的MBA还能去外资投行。

4.抱大腿混圈子

5.学习。注意,不少人把MBA学习和普硕学习划了等号,这是没有职业意识的表现之一。MBA不是为了搞学术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

6.生孩子。别笑喷了,不少有这个想法的,读书生孩子两不误。

除了第一种,其他的都不应该是MBA的pool,但是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是这个目的来的。我经常强调的是MBA是职业教育,你可以把他想象成山东蓝翔,有画面感了吧?

二。如何尽调

1.往届校友。这是最直接的,有机会多打听下他们的看法。我对光华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双学位项目感兴趣时找到了两个往届校友打听情况,要知道这么多年也没有多少去这个项目的,我估计一年也就两三个。

2.就业报告。很多人都告诉我不要注重就业报告,我想告诉他们的是,too young too naive。就业报告可以分析出很多关键信息啊!投资标的的报表你都不看你还想看什么?

比如清华的这几年学生背景很强,几乎不用学校平台也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去互联网和金融的较多,中位数薪资直逼中欧。申请时认识了几个同学,后来也有过来找我咨询的清华的MBA,有个小伙伴半夜给我打电话,俩人聊了两个多小时。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从来没有犹豫过。最近一年找我咨询的也不少,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他们更清楚滴想好几个关键问题。

学生背景,就业去向(注意看招聘单位和职位),薪资水平(注意看中位数),学校优劣势(外企咨询,ldp,金融,互联网?)

3.领英。这个多么简单粗暴的工具多数MBA准备之前竟然都不看。你目标学校的校友背景和职业发展路线在这里可以窥见一斑啊!

我用领英查看,也联系过一些人。

4.知乎。不要提问,低效,回答的除了培训班就是广告贴,我这样的回答你几乎看不到。寻找大v,付费咨询,几十块钱不要吝惜,MBA成本少则几十万大则上百万,这点钱就不用省了。

知乎里有不少牛逼学校的MBA经常回答,比如说, @FasTrak Career @Pierre @为轩Welson老师 @老刘顾问 @Gabe @Zoe 左一 @Terry @Alex

抱歉打扰了各位大佬。

5. 在读的MBA。这里可以了解近况如何。我后来从p大退出来某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在群里和同学聊了下感觉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我问的问题直接关注就业,不料很多学长出来都在谈情怀。估计他们这会儿应该发愁找工作了。

MBA里绝大部分都是要就业的,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啊!创业成功的更是少数。谈情怀自然很爽,但是并没什么卵用,面试人家还是要看你的职业素养和案例分析功底,思维能力太弱了肯定被鄙视。

6.chasedream。这个不多说,尤其是申请国外的。我还在chasedrea上挖出了中欧的一个贝恩校友,非常感谢他的鼓励。

7.宣讲会。从宣讲会能看出一个学校的风格。

这些都用不上爬虫,基本的搜索就能解决。

8.HR。看看这些HR对待各个MBA的态度。通常情况下小企业不感冒,那套流程化标准化的思维不适合。我也有幸听到过一些做人力资源的朋友的一些见解,受益匪浅。

9.同事圈。我的同事圈里读MBA的不少,M7的也挺多的,毕竟多年前我司的待遇吸引力很大挑的都是顶尖学校的优才生,尤其是印度的,不少IIT的。

三。职业规划

这个是多数申请过程中都会问到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这个要结合自己的背景兴趣和学校特点。你想去高大上的咨询自然要看看目标学校是不是target school,不然不白忙活了?不要轻易挑战这个规则,不是target school你的希望会小很多的。

这个太长,以后再续吧!

贴个我的微信对话记录,朋友的发言我都屏蔽了。

X 和 海上搬运工 在微信上的聊天记录如下,请查收。

————— 2019-05-14 —————

18FXYZ 22:44

哥们,选择很正确啊,现在看和外企对接***完全没有优势

18FXYZ 22:44

海上搬运工 23:25

中欧主要是面向外企,外企对MBA认可度也最高。中欧更专业,口碑不好肯定没有生存余地啊!但是中欧没有清北那种综合性优势,在普通人眼里就像一个野鸡大学,没有清北那种名校光环。当然,如果是为了工作不考虑名校效应,中欧肯定胜出,毕竟是专业的职业教育。

18FXYZ 23:28

————— 2019-05-15 —————

海上搬运工 00:19

是的。不过,来清北还是去互联网最好,这个行业不比外企差多少,热钱多。

外企讲究流程化,专业化,国内企业不讲究这个。如果是想做职业经理人,选择中欧,想去新兴行业,清北更好,毕竟人脉更广些。在清北不做互联网太可惜了。

外企里面,我知道微软在清北招MBA,这个的package很好,应该是60+,有销售类的,也有偏向技术管理的。总体来说,在清北读MBA去外企不划算,它不是大多数外企MBA岗位的target school,很多去了给的都是普通研究生的职位,不划算。

美团滴滴之类的就不同了,而去体制内清北更是有优势,中欧连学历证都没有。对于多数人来说,读MBA肯定不是想去体制内,所以互联网是最

海上搬运工 00:41

考虑互联网吧,这个清北有优势。在外企里中欧有绝对优势,即使能进面试,也是大概率pk不过他们。

1.中欧本来就是有很多外企MNC的,有背景优势。

2.中欧这种专业化教育对应的学生也是职业导向的,他们在一开始就考虑到将来的工作了,没有入学就已经考虑pre-MBA实习,毕业时大多数有三个以上的实习经历(不是划水那种),想去咨询的一般也至少做了几个月案例了。举个例子,有个去amazon LDP(也是60+)的,连续三个月和搭档做案例分析,这个可是每天几个小时啊。虽然后来面MBB也被刷,但是他有很多积累,毕竟很多面试都是案例分析类的,所以面试其他公司肯定有优势啊!

当然中欧去外企这种ldp的也就15%左右,这种ldp倾向于年轻些的(比如工作五年左右的)。

至于咨询,中欧是MBB唯一的国内MBA target school,虽然每年能去的也是个位数。我就认识一个去贝恩的大牛,微信上请教过他。但是MBB甚至tier 2咨询可遇而不可求,都不容易进,tier2的package也是50+起步,听说Deloitte Monitor最高,堪比MBB。

除了外企ldp和咨询,就剩下金融行业的PEVC了,中欧做这个的校友很多,虽然多数规模较小,知名度一般。去这个方向的薪资都很一般,30-40的比较多,很多人冲着carry去的,虽然这个carry也是可遇而不可求。中欧也不是金融牛逼企业的target school,外企金融牛逼企业只认M7之类的或者清北复交本里的拔尖学生。内资券商也不是中欧的优势,何况内资券商都没有MBA岗,好的中欧的学生没有相关行业背景也进不去。

中欧去互联网的也不少,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学长去了一家云服务商Ucloud做战略。

互联网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是最火的行业,我都在自学python。现在像样点儿的数据分析师月薪都在3-5万,说明这个行业溢价还是很高的。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这个中欧学生更青睐的职业经理人很难做到。

18FXYZ 00:46

海上搬运工 00:56

还记得我在群里被不少人喷吧[呲牙]其实入坑之前做尽调是必须的,读MBA可不是为了什么情怀来的,简单粗暴,为了职业提升。

我对清北复交(包括高金)中欧都做过大量调查,申请人背景,chasedream,校友,领英,同事圈,几乎我能利用的都做了一番调查。

我了解的比较水的是北大汇丰,当然只和一个校友交流过,可能没有代表性。据他说学校只是上课,不像职业教育,对学生就业支持很少。

全日制MBA清华经管领先四大,因为它选择的学生背景也最好。期间我认识了好几个申请人,多数背景好到不需要学校平台也能发展很好,所以这几年清华经管领先光华不是没有原因的。它的学生主要是去了互联网和金融,学生里面这两个背景的也较多。清华经管全日制入学学生平均薪酬大概是35+(我调查的可能不是太准确)它的就业报告更是直逼中欧,所以很牛气。这点儿和互联网行业有很大关系,现在互联网行业年薪40+的简直不要太多,而传统行业50+就是一个大坎儿了。

海上搬运工 00:58

说了那么多,我今年可能考虑defer一年[呲牙]因为最近找了个职位薪酬比较有吸引力,而且家里老二快出生了,正好和开学季冲突。

有机会多交流,相信你肯定没有问题的。加油!

18FXYZ 01:03

海上搬运工 01:14

清华也那么惨?今年中欧也是,几个月前听那个去亚马逊的哥们儿说确定offer的也就一半,而中欧是四月份毕业。

祝你好运,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18FXYZ 01:16

海上搬运工 01:24

一定要以就业为主。有时间找个人和你练习练习,案例分析对于面试非常有帮助。如果有机会找个咨询公司的同学,管理咨询出身的很擅长这个。在职班里肯定有,LEK,Monitor,Strategy&,罗兰伯格,这种都很牛。在职的都很忙,虽然人家不收费,但是一定要好好款待,有机会可以和请他们家人吃个饭什么的,先建立个感情基础。

即使不考虑咨询,咨询公司的那套案例分析也是大有裨益的,没有练习一般做不好。

还有个方式是联系往届校友,我当时对Austin那个双学位感兴趣就联系了两个双学位校友问了下情况。决定中欧之后我陆续认识了些已经毕业的校友,找工作不能只靠招聘会那几天啊!

18FXYZ 0

18FXYZ 01:2

海上搬运工 01:29

案例分析找个水平高的对你提高更快,没有经验的对你帮助不大。看看在职班的大牛吧!

其实开始找工作都有这种感觉,有个同事前段时间从曼大MBA回来也是,很受挫,我也积极给她出谋划策加介绍/打气,前几周还不是找到了不错的职位。

相信自己,毕竟有工作经验了,不是从零开始。

18FYZ 01:3

18FXYZ 01:

海上搬运工 01:38

基本上都是女的

海上搬运工 01:38

我估计是面向销售的多

原文始发于:MBA申请准备

《MBA申请准备》有6个想法

  1. 前辈你好,刚才留言了好像没成功,注册了重来。从知乎看了你不少评论,特来求一点建议和看法。
    我核心问题是:如果中欧没申上,复旦全日制IMBA能录取,以我下列的需求,你觉得我应该选择吗?
    我的背景情况:30岁了,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还算知名的合资汽车公司做采购,到现在7年半,3年前升职主管级经理(薪资低,20左右),和麦肯锡合作过降本项目,近几年因为职位变动也接触了大量互联网科技公司。但是对现有发展空间非常不满意(大学毕业后离开了北京且JV公司虽流程follow外方,但职业发展非常国企化),外加目前传统汽车制造业的急剧变化(门槛降低,产品竞争非常饱和,且互联网之类的新概念开始介入未来形态等等),我下了决心在这个年龄当口要转型,目前的计划是咨询或互联网(汽车相关更好),所以经过调研想申中欧或清华全日制,同时也申了北大和复旦,2021届。目前复旦刚给了我面试通知(背景评估65.5),但清华把我拒了,等于说目标之一没戏了。准备马上开始中欧的申请,不知道成功几率几何。
    其余基本概况:
    1. 今年准备了GMAT考了710(成绩递送了之后中欧还热情的打电话邀请,不知道是不是常规招生而已)
    2. 本科被某部委直属院校提前批拉走,专业也是随意选的,灰心丧气也没好好学习,GPA只有可怜的2.8(其实我高考分数挺高,也就差北大10来分)
    3. 很遗憾以前放弃了美国工作的机会,推荐信倒是能联系曾经global的老板,以及本地的老板帮忙写,director级别。

    PS:看到你已经拿到中欧的offer且推迟了一年,如果我有机会能进中欧的2021届,我们也许有机会做同学?

    1. 你好。看到邮件特意过来回复下你,知乎因为曝光率太高,我就听了,是非多,自己又不是做营销。
      你这个年龄出来读全日制肯定是事业受阻想改变下自己,你的背景不能通过清华预审也在意料之中。光华有gmat面试肯定有,如果你的雇主名气大或者你职业提升路线明晰也会有机会的。年薪不好判断,因为行业差距很大,比如做互联网的刚毕业年薪20+就很平常,但是制造业就差很多,企业性质不同差距也很大,地域差距更大,只能和相近行业比较你才能看出自己的竞争力。
      现在先申请看看能拿到几个offer吧,然后择优选择即可。现在全日制基本上可以按照中欧清华光华,然后复交(两个没啥差异),这样的顺序排名。中欧MBA一哥位置,毋庸置疑,不然大公司ldp和咨询怎么会优先选择中欧的,它更专业,强度也更大。
      体系内的有它自己的优势,因为清北在职背景很好,这是一个很强的校友网络。另外,不少人会加入体制内,比如国企甚至政府部门。
      比较简单的就是看他们的就业数据,就业报告一般都会有所夸大,但是统计口径差不多也变化不大,可以说是很好的参考。
      我还没计划明年去向,现在不方便透露。现在工作比较顺利,所以没去读书。现在到手薪资比80-90%的国内MBA都要多些,所以没去读书也很正常。
      但是,你还是要好好考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1. 没想到这么快就回复了!非常非常感谢你的意见!
        被清华拒了非常打击我的自信心,但还是会继续完成中欧的申请,不知道招生相对多一点的中欧是否有机会。
        我自己倒是铁了心要回一线城市同时转型发展。
        另外,请问你觉得薪水起点低,从功利的角度更有提升空间,对学校的MBA项目是个可以反哺的说辞(比如面试时)?
        非常欣赏你对职业与MBA一系列的见解,真心希望以后也有机会继续和你交流!
        再次感谢!

        1. 前辈你好。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申请,结果和你几乎一样。最终决定接受中欧的offer(很惊喜还能拿到奖学金)2020年入学。我的微信号是kbryant1115, 无论能不能有幸成为同学,希望能和你交个朋友以后可以交流。
          再次感谢你无私的分享和帮助!

  2. 你好,在知乎看了不少你关于MBA的回答,非常受益,关于我自己的情况想咨询一下你的看法。
    我今年申请了清北和复旦的全日制IMBA,中欧的会稍晚一点。目前复旦给我的背景评估是优秀,准备去面试,但清华没给我面试的机会,北大还没有反应(可能因为资料提得晚)。我的目标其实是中欧或清华的IMBA,但清华没得到面试机会,所以我现在不知道中欧能通过的机会有多大。如果只有复旦能过,不知道复旦的MBA我是否应该选择?很迷惑。
    我目前已经30岁了,男,本科在一所北京的双非大学,国家部委学校(其实高考分数也就差北大10几分,本来去上财金融,被提前批提走了),从毕业到现在7年多,在一家还算知名的汽车合资企业工作,采购。3年多以前升了主管级经理,说实话薪水比较低,一年平均也就20左右。读全日制MBA是真心觉得目前发展前景无法忍下去了,想转型,最好是能转行,另外回到一线城市发展,我在过往工作中由于岗位性质,也和麦肯锡有合作,近几年和各种国内的科技公司也有商务往来,了解了不少其他行业的特点。现在的想法是最好能进入互联网科技相关的行业,或者咨询行业(我认为最符合自我喜好定位的,非薪资原因),所以前者我认为可能清华更好,后者中欧更好。
    其余的基本情况还包括,今年准备了GMAT,考了710,但本科GPA只有2.8(提前批被提走后,本科真心没好好念书)。推荐信之类的也就是各种Global的前任老板,以及本地的总监的推荐。
    PS:GMAT成绩提交后,中欧的招生办给我打了电话,似乎对我比较有兴趣,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常规操作而已。

    目前职业和生理年龄似乎到了一个关口,所以非常迷惑和急切,希望能听到你的看法和建议。万分感谢!

发表评论